非法集资活动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05

                                      

非法集资活动典型案例


一、警惕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

近年来,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打着私募基金旗号从事非法集资活动,通过承诺高额回报、虚构或夸大投资项目、以虚假宣传造势、利用亲情诱骗等手段,骗取投资者的资金,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了社会公众利益。

典型案例一:据中国广播网2014年3月17日报道,2006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时任北京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梅某以公司名义,虚构公司拥有大庆龙华石油化工、芜湖联众石油化工、唐山金源鸿基镁电池、比特盾科技等多家公司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与被害人签订虚假的《委托代理投资合同》、《公司股权转让合同》,以投资购买公司项目股份或代理投资能获得高额回报或到期保本回购为诱饵,先后在北京、长春、大连、鞍山等地向社会公众非法集资共计人民币2亿余元,并将8600余万元非法占有,给被害人造成巨额财产损失。2014年3月17日,梅某等四名高管因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受审。

典型案例二:据《法制日报》2014年7月25日报道,某投资基金(北京)有限公司自2012年起,以高额返利等方式,吸引客户投资,以山东高速等项目发行有限合伙基金产品,共有3700余人在该公司投资,涉及金额38亿余元人民币。该公司相关负责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典型案例三:据中国新闻网2014年11月4日报道,原广州市某银行工作人员卢某于2011年在深圳市注册成立了“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发行了一个专门瞄向高端客户钱包的“进取九号私募基金”项目,口头吹嘘该项目有价值高达3亿元的土地和物业作为抵押,同时许诺投资人每投资人民币100万元以上3至24个月可对应获得6.5%至14%的年化收益。该公司将募集的资金贷给某服务公司使用,收取每年24%的利息及费用。该服务公司于2014年9月垮塌,总计亏空高达人民币3.1亿元的投资款,违法行为最终暴露。该案牵涉投资者270余人,涉案金额7亿余元,成为广州市天河区有史以来第一单以私募基金为幌子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煌上煌投资者教育基地提醒投资者高度警惕各类以私募基金为名的违法犯罪活动,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承诺高额回报”、“未经批准向不特定对象募集”、“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私募基金”等投资项目进行冷静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二、轻信非法集资宣传 10万元养老钱血本无归   

 近期,一些标榜高额回报的养老投资项目是老人受骗的“重灾区”此类骗局让不少老年人辛苦积攒的养老金血本无归。一些养老服务机构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或者以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老年公寓等项目名义,承诺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吸收资金。

70岁李奶奶与73岁黄爷爷因女儿们都在外地工作,不想给远在外地打拼的女儿们添麻烦,就筹划着给自己找个靠谱的养老院。一天上午,刚结束早锻炼的两位老人,见到了一个发传单的年轻人。

发传单的小张:叔叔阿姨你们好,我们这边有一个刚成立的老年公寓项目,你们要不要看一下?

李奶奶:老年公寓?在哪里?

小张:就在遵义那边。我们这个项目就在一个湖旁边,空气特别好。如果阿姨你方便的话,我加你个微信,过两天带你们二老去看看?

黄爷爷:好好,加个微信。

加了年轻人的微信后,李奶奶和黄爷爷被拉进了一个老年公寓的微信群。在微信群内,一个自称叫做刘江的负责人发布了群公告,表示第二天会给老人们安排一个包吃包玩包住的实地考察行程。

李奶奶:老黄你来看,明天他们组织了一个考察活动,还是包吃包玩包住的。

黄爷爷:可以,但是要不要先跟姑娘儿子商量一下。

李奶奶:用不着,你看刘江发的这些实地照片,环境还蛮好的。而且去了又不忙着交钱,不行的话不参加就行了。

黄爷爷:可以。

第二天上午,李奶奶和黄爷爷在刘江的组织下来到了公寓项目所在地。两个老人开开心心地在这里玩了一天之后,却被负责人刘江告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

刘江:叔叔阿姨,你们觉得我们这个地方好玩不?

李奶奶:可以的,小刘。不过我想知道你们这个地方一年要多少钱?

刘江:一个老人一年两万。不过今天请叔叔阿姨来,我是想跟你们推荐一个更好的项目。我们现在刚从“县城”拿了一块地,准备修一个更大的公寓。我觉得你们更适合去那边。

黄爷爷:那边到底是什么情况。

刘江:明年三月份开工一年两万三到两万五,条件比这边好,不过有山有水,空气更新鲜。

说完这话,刘江将一些老年公寓的效果设计图,递给了李奶奶和黄爷爷查看。见两位老人看得还挺满意了,刘江又打开了话匣。

刘江:我给你们讲,叔叔阿姨。我们这个公寓项目还在筹备阶段,现在就提前搞了一个预租活动。你们每人预存5万块钱,10万或者15万,就可以成为我们项目开发的股东了。入股之后,你们二老就可以享受5年、10年和20年的免费租住权和住宿权了。我们这个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可以搞好。搞好之后,我们会返还利息,比银行高三个点,本金如数返还给你们。

李奶奶:真的啊?这听起来是比每年交费便宜得多。

刘江:是啊,这个活动只限100人参加,现在你们算是前10名客户之一。我们给你们返还利息,本金也会退给你们。

黄爷爷:行嘛,等我们回去考虑一下,到时候和你联系。

刘江:好的,这个合同你们也拿回去看看。

第二天中午,李奶奶和黄爷爷到家之后,仔细地把刘江提供的合同看了一番。觉得没什么问题之后,黄爷爷把刘江叫到了家里来。

黄爷爷:小刘,我和你李阿姨都看了这个合同,我们觉得没什么问题。今天请你过来,就是想把合同签了。

刘江:好的,那么叔叔阿姨想预租几年呢?

黄爷爷:我们养老金不多,就一人交5万,租5年的。

刘江:行嘛,那就是两个人10万。没问题的话就在上面签字吧。

李阿姨:小刘,你说的是明年年底搞好可以返本金和利息对吧。

刘江:是的阿姨,你看合同上写的都有。

黄爷爷:好的,那我们就签字了。

两个老人与老年公寓签订了一份的“预定养老服务合同”,同时还办理了“居住权证”。在等待养老公寓投入使用的这段时间里,李奶奶和黄爷爷时不时地会接到刘江发来的一些所谓的项目建设图。然而在截止日期前两个月的时候,李奶奶却发现自己的微信被拉黑了。

李奶奶:老黄,这个刘江的微信你还联系得上不?

黄爷爷:我最近没有看,他不是经常发些照片来吗?

李奶奶:我最近没接到了,刚刚还说看一下他朋友圈在做些什么,结果发现被拉黑了。

黄爷爷:不会吧,我发个信息问下他。不对啊,他怎么把我也拉黑了?

不只是微信被拉黑,李奶奶和黄爷爷还发现,他们加入的那个微信群不知何时也被刘江给解散了。意识到问题不对劲之后,两位老人又去了当初参观的老年公寓,却被告知刘江曾经只是这里的一名工作人员。

黄爷爷:什么?刘江以前只是这里的一个营销部经理?

公寓工作人员:是啊,之前他就在这里负责拓展客源,不过去年年底就离职了。

李奶奶:天,我们当初交给他10万块钱,不是说在“县城”那边有一个新的项目吗?

公寓工作人员: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叔叔阿姨,你们已经不是这段时间第一个跑过来问这个事的老人了。之前那些老人家已经去报警了,我建议你们也去报个案。

黄爷爷:行嘛,行嘛。我们赶紧去报警。

辛辛苦苦存下的养老钱被骗走了,以后养老怎么办?想到这里,李奶奶流下了伤心的泪。


三、律师剖析

勿信“一夜暴富”神话 高额回报需警惕

为什么会有众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参与到非法集资活动当中去呢?李律师表示,主要是由于个人风险意识、法律意识淡薄以及受长期的理财习惯影响。

一般来说,投资理财、担保公司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期限从1个月到半年不等,存取自由。存放资金不设门槛,一两万可以,五万、十万也行。对于习惯将钱存入银行领取利息的部分集资参与人员来说,把钱放在投资、担保公司和放在银行大体相似。集资参与人看到别人把钱放到投资、担保公司,每月领取比银行同期高很多的利息,就认为这个投资项目好,盲目跟进,并错误地认为如果投资出现问题,政府会介入保底。 “投资理财、担保公司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部分集资参与人员都认为只要是政府批准的,就是合法的,出了问题自然有人保底,却忽视了在这些公司核准经营范围里面没有接受社会存款这一项内容,自身法律和风险意识的淡薄,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一听到高额利息回报,很多人就来了兴趣,这正好上了非法集资不法分子的当。李奶奶的例子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随时有陷阱。”李律师提醒,要特别警惕非法集资的各种形式。

“高额回报,不法分子为吸引群众上当受骗,往往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通过暴利引诱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等旗号,以订立合同为幌子,编造虚假项目,承诺高额固定收益,骗取社会公众投资。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采取聘请明星代言、在一些报刊上刊登所谓的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骗取社会公众投资。利用亲情诱骗,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亲戚、朋友、同乡等关系,用高额回报诱惑社会公众参与投资。”

“众所周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3-6%左右,正常企业的盈利水平每年大多保持在10%至15%,很少有超过20%的,而投资理财、担保公司社会吸储成本年利率一般在18%以上,多的甚至达到24%,然后再向外借款或投资,时间一长,根本无力还款。在放出资金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它们为维持企业运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拿后来客户的资金偿还前期客户的利息,当收不抵支时,资金链就会出现问题。另外,为更好地赚取利润差,投资理财、担保公司投资的项目大多是没有抵押物或受政策限制银行不愿意贷款的。这些项目本身潜藏着巨大风险,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亏损,甚至血本无归。一些投资、担保行业的从业者非法集资后,大肆挥霍购买豪车、奢侈品,或者蓄意转移、占有资产,逃避政府打击。这都大大增加了集资参与者的风险。”